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2016年前3季度香港保費總額3273億港元上升20%內地客戶新單保費489億港元占個人業務新單保費1323億港元37%

2016年前3季度香港保費總額3273億港元上升20%內地客戶新單保費489億港元占個人業務新單保費1323億港元37%

內地赴港買保險風潮未止 業務員年薪過百萬港幣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華社
2016/12/21 09:32
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內地赴港買保險風潮未止,業務員年薪過百萬港幣。

12月17日, 友邦保險位於香港海港城17樓的驗證簽單點,早早就擠滿了從內地來港買保險的客人。由於樓上場地有限,三樓的電梯口隊伍排得一眼看不到隊尾。

年底將至,內地客戶對香港保險的熱潮還在發酵。雖然特區的監管高壓管控,但是到香港買保險的熱情仍難“降溫”,內地投保人士則是這波熱潮的推手之一。

11月30日,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內地客戶赴港購買保險貢獻489億港元保費,貢獻率近四成。

“我今天大概有6個客戶過來簽單,從早上8點鐘就陸續開始接人,早上10點以後過來的客人一般都要等5個小時左右才能進行認證。現在客人對於香港保險的熱衷,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近期人民幣出現貶值的趨勢,買香港保單能夠對沖一定的匯率風險;其次則是香港保險由於能夠全球配置,收益率和分紅率都比內地同類產品偏高。”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90後”保險代理人林明(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加入保險行業2年,他目前年薪已超百萬港幣。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資料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香港保費總額為3273億港元,與2015年同期相比上升20%。其中,出售給內地客戶的新單保費為489億元,遠超2015年全年316億港元的業績,占個人業務新單保費(1323億港元)的37%。2016年上半年內地客戶貢獻新單保費收入301億港元,占個人業務新單保費(815億港元)的比例也同樣為37%。

在友邦保險認證中心的現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碰到一位從福州趕過來的陳女士。她告訴記者,自己是給女兒購買分紅險,每年大概3萬美元,總共繳款期限是5年。“我女兒還不到2歲,明年還準備給她買份重疾險。本來去年就知道這個產品了,但是當時孩子太小,出門不方便,所以今年才來,但是這一年美元又升值不少。”

“其實根本沒有可能8點結束營業的,比如12月17日晚上,我們忙到晚上10點,最晚曾經到過淩晨4點,12月以來我沒有休息過一天,天天都要帶客戶來認證。”友邦的一位業務員CAROL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另外一家保險巨頭英國保誠的情況也如出一轍,排隊認證繳款的客人擠得滿滿。“早上剛幫一位客戶簽了8萬美金的雋升。現場去買保險是買不到的,都要預約。”保誠的一位銷售代表對記者表示。

香港刷卡買保險再受限,專家稱盲目消費將降溫
北京新浪網
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1216/19792416.html
2016-12-16 17:14
來源:藍鯨傳媒

  監管政策日趨收緊,香港保險將逐步告別門庭若市的盲目熱鬧。

  藍鯨保險了解到,目前,香港保險市場,銀聯、VISA、萬事達逐一叫停刷卡繳付保費,對此,業內人士大多表示,刷卡買保險日趨受限后,加大內地消費者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尤其對年繳保費20萬港幣以下的客戶影響最大,該舉措除降溫效果之外,也將是對香港保險市場起到保護作用。

  香港保險降溫:銀聯、VISA、萬事達逐一叫停

  此前,據藍鯨銀行頻道,VISA和萬事達12/16已關閉購買香港保險的繳費通道,相關客戶已收到不能刷卡的通知。而據香港保險經紀人表示,還沒有正式收到保險公司的通知,但個別保險公司已經停止刷VISA、萬事達卡,另外還有一些公司,限制了刷卡額度。

  針對此,友邦保險內部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香港市場此前有所傳聞,12月10日,周六凌晨VISA、萬事達將停止刷卡購買香港保險。「此事可信度高」,該人士表示。而內地,從事資產配置、家族財富管理的業內人士也對藍鯨保險表示,此事為真,香港刷卡買保險確實日趨受限。

  據了解,此前,中國銀聯確認將於10月29日0點起,全面暫停以銀聯為支付渠道繳納香港保險保費。銀聯卡在港刷卡不適用於繳付人壽保險及萬用險保費,只適用於繳付意外保險,適用範圍為香港銀聯卡商戶的保險公司。

  「VISA、萬事達被叫停,對於香港保單,尤其是購買香港保單的大陸客戶,肯定是有影響」,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如若叫停,未來,大陸客戶購買香港保險,支付手續會變的更加繁瑣,例如一定要開香港賬戶等等,「這加大了購買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尤其是對年交保費在10萬或20萬以下港幣客戶影響最大。」

  香港保單神話色彩褪去:盲目客戶將降溫

  銀聯、VISA及萬事達叫停,香港保險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內地投資者僅能使用美元現鈔或開設香港本地賬戶購買。「內地消費者購買香港保險,自古以來正規路徑只有一條:飛到香港,直接購買」,而基於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的加大,該人士表示,「加大成本肯定會造成一部分客戶降溫,尤其是比較盲目,只是聽說香港保險便宜、好,就盲目購買的那部分客戶。」

  確實,數據也呈現出香港保險「退燒」跡象,公開數據顯示,銀聯卡境外保險交易金額已由10月的80.6億元人民幣降至11月的0.3億元人民幣,下降幅度超99%。

  「我個人看法是,客戶選擇香港購買保險、大陸購買保險,都比沒有保障強。」友邦保險人士分析,香港保單目前大部分不是由香港真正專業的代理人直接銷售,往往是通過經紀公司、大陸理財公司和個人銷售,以「掙錢」為導向,大面積忽悠誤導,將香港保單「神話」,偷換概念,偏離保險本質,因此,應當呼籲正視香港保險。

  「當盲目客戶退去,從某種意義講,這也是對香港保險市場的一個保護。」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現在香港保費規模大固然開心,可保險是長期終身的金融工具,20年、30年後迎來理賠高峰,給付高峰時,因為前端基礎差等原因,後期投訴將高到無法應付。「可以看到,目前,大陸銀行保險就走了類似的路,把保單當存單賣,固然營業額高、傭金高,但時至今日,銀保仍是保險業投訴重災區」

  熱背後冷思考:專家提示香港保險三重風險待考察

  此前,11月末,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佈了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香港保險業前三季度毛保費總額為3273億港元,與2015年同期比較,上升了20%。其中,出售給內地客戶的新單保費為489億港元。

  「境外保單這兩年在國內的市場可謂是爆髮式增長,每年增長率甚至超過100%,中產以上家庭對其可謂趨之若鶩。」ChPBCLUB 私人銀行傢俱樂部理事長、境外財富管理專家曾祥霞表示,必須肯定的是,境外保險相對於國內保險確實有優勢之處,比如保單費率更低,可以配置美元資產、對沖匯率風險等方面。

  「但境外保單問題也不少」,對此,曾祥霞指出境外保單的3個主要風險。

  第1,保障類產品的如實告知問題和不可抗辯條款與內地有較大差異。境外保單尤其是香港保單,因為其發展很成熟,對客戶的如實告知有著比較高的要求。而內地不可抗辯條款對消費者的保護也優於香港的相關法律。「簡單來說,國內客戶在告知風險時,小的疾病容易被忽視,這對國內保單的理賠影響不大,但在香港,這種「忽視」可能導致保單無效或者拒賠。」其強調,客戶在選擇香港保單時,一定遵循最大誠信原則如實告知,切勿有任何之隱瞞,否則導致保單無效或者拒賠。

  第2,是信息不對稱風險。曾祥霞稱,大部分客戶往往習慣性認為,境外產品類似於國內的分紅險產品「本金安全,分紅每年將正增長」,但實際有本質差別。有些境外保險產品說明書中會明確提示,「55%-75%的資金將投資於二級市場,其『額外花紅』部分,每年可能是正增長也可能是負增長。」因此,客戶在選擇此類產品時一定注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可套用國內經驗來理解境外的保險。

  第3,在香港,返佣會被認定為商業賄賂直接導致保單無效。據介紹,在國內,返佣現象比較常見,雖然保險法規定禁止返佣,但並不會導致保單無效之後果。在香港則不同,雖然返佣取證很難,保單無效風險不是很大,但一旦被認定將直接導致客戶保單無效,後果比較嚴重。「建議客戶一定不可貪小便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