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廣告

搜尋此網誌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宏遠證6015第2季經紀收入年增率19.9%

理財周刊/政策利多 證券股吃大補丸.

文/李洲
攝影/鄭暐琪

金管會刺激政策一波波,台股成交量可望回升至千億元之上,配合市場回歸基本面、外資連15買及新台幣升值等利多,證券股中長期看漲。

自第2季新版證所稅修正案後,台股成交動能似乎一直沒有恢復元氣,7∼8月平均成交量依舊維持800億元上下,距離政府所期待的1000億日均量以上,仍有25%的差距。金管會為了提振台股成交動能,日前宣布提振股市3大措施:「先買後賣」現股當沖;漲跌停板時自營商可交易;千檔個股平盤以下可放空等3大量能提振政策。

除了祭出此3項措施之外,金管會未來將開放證券商辦理證券業務,促進證券商國際化與區域化,擴大我國資本市場版圖,其次推動兩岸證券業務往來,確立監理合作平台的運作機制,協助資本市場雙向資金之流通。

證券業務多元化 證券股長線受惠

先從提振台股成交動能來觀察,此刻祭出3大新交易措施,無非是為了提升成交量而來,先以「先買後賣」現股當沖來分析,若依目前傾向不收取保證金即可現股當沖的方向發展,等於不需任何保證金卡在戶頭內,即可承做價值500萬的現股當沖。

資金靈活性可能會更勝期貨,若整體成交量提升,期貨市場的動能也有所助益,達到相輔相成效果。

其次,對於自營商可於漲跌停板時買賣股票,現階段自營商在台股交易的過程中,並不能在個股漲跌停時掛單做交易,對於自營商而言,的確造成交易流動性不佳之疑慮,換句話說,開放漲跌停7%追漲殺跌,將有助於自營商提升交易流動性,價格波動性也可大大增加。

曾銘宗接任金管會主委後,對於金融相關政策都有突破性發展,除了提振國內證券商業務發展及提振交易量之外,金管會對於證券商在兩岸及國際發展上,也將下達指導棋。

未來將規劃證券業務多元化,在妥適的風險管理前提下,放寬證券商營運範圍與操作項目,提升經營效益。並推動兩岸證券業務往來,確立監理合作平台的運作機制,協助資本市場雙向資金之流通。

經紀、自營業務 獲利雙主軸

QE退場疑慮確實造成台股本身動盪,縮減規模金額的多寡,將使得台股產生不確定性,金管會此刻推出一系列振興股市方案,對於台股及證券類股都將同步受惠。

國內主要證券類股,第2季經紀收入都較前一季成長,其中以群益證(6005)、大展證(6020)季增率最高。其次從年增率觀察,大展證、康和證(6016)、宏遠證(6015)等3家券商年增率最高,分別為25.1%、21.1%及19.9%。

回歸台股本身,外資自8月28日開始,連買台股15日,買超金額近800億元(9月11日止),台股底部也是越墊越高,似乎沒有想要回頭的跡象。

換句話說,隨著金管會釋放正面訊息,對證券商而言,從經紀業務或自營業務角度出發,國內券商獲利都將水漲船高。

從股價淨值比分析,宏遠證(6015)、元富證(2856)、群益證、康和證、大慶證(6021)及大眾證(6022),PB值皆小於1,搭配基本面經紀業務成長,相關個股值得投資人多加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