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廣告

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1年5000多人罹患口腔癌2000多人死於口腔癌 口腔癌男性10大癌症死亡率第4名 嚼檳榔+吸菸+飲酒罹患口腔癌機會為一般人123倍

預防口腔癌 定期篩檢是王道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
2011.03.31 11:17 pm

高雄市四月份起推出「癌症篩檢便利站」,民眾可在基層診所直接進行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及子宮頸癌四項篩檢。其中,口腔癌症狀最容易被民眾忽略,卻是是國人男性10大癌症罹患人數及死亡人數上升最快的癌症,目前一年約有5000人罹患口腔癌,約2000多人死於口腔癌,同時,口腔癌也是青壯年 (25至44歲)男性最易罹患的癌症。

衛生局指出,根據大高雄地區98年統計,大腸癌、口腔癌、乳癌的死亡率排名包辦第3至5名。從近3年高雄地區癌症篩檢率分析,7萬人做口腔癌篩檢,有210人確診,可見男性朋友們除了不要吃檳榔外,也要定期篩檢,才能大幅降低罹患口腔癌的危險性。

口腔癌雷射篩檢 30歲以上免費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
2010.12.28 11:11 am

虎尾若瑟醫院引進半導體雷射儀,專治口腔、咽喉疾病,可進行口腔癌切片篩檢,不易出血、手術時程短,臨床效果好,30歲以上民眾可把握機會免費接受口腔篩檢。

虎尾若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蘇金泉強調,半導體雷射治療口腔疾病,口腔局部白斑等狀況,通常都不需住院,視傷口大小,住院只需1至3天即可恢復。

蘇金泉表示,臨床統計,口腔癌約九成有嚼檳榔習慣,民眾常誤認為是檳榔的荖花、石灰、紅灰造成口腔癌,其實光吃單純的檳榔,因含檳榔鹼和粗大檳榔纖維,都強烈引發口腔黏膜硬化,甚至誘發口腔癌。

他說,嚼檳榔的人再加上吸菸、喝酒,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如被檢出有白斑、紅斑,或有口腔黏膜潰瘍超過兩周未癒合,可能進展為癌症癌病變的危險因子。若瑟醫院引進「半導體雷射儀」傷害小、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他提醒,年滿30歲以上,抽煙、喝酒、嚼食檳榔者,都符合免費篩檢資格。

口腔黏膜檢查 遠離口腔癌不二法門
記者:李子強報導
2010/12/23 14:00:00

衛生局保健課發現近年來嚼食檳榔及吸菸鄉親有年輕化的現象,相對的口腔癌發生年齡群也有向下探的趨勢,為有效維護鄉親健康,特別呼籲鄉親定期實施口腔黏膜檢查,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遠離口腔癌威脅的不二法門。

保健課表示,根據相關統計,2009年澎湖縣男性10大癌症死亡原因中,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排名第7位,而死亡人數達4人。換言之,每10萬人中就有8.2個死於口腔癌,90%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這點特別要提醒鄉親了解及防範。

衛生局鄭鴻藝局長指出,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因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其中以嚼食檳榔為最主要的原因,因為檳榔果本身是第一類致癌物,吃檳榔即使不加配料,也會致癌。一般人可能會忽視就算已經戒除,尤其是檳榔,其罹病率還是很高,且吃檳榔的人得口腔癌的機率是不吃檳榔者的28倍,有抽菸又吃檳榔得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89倍,抽菸、喝酒、吃檳榔3項統統都有的人,危險率暴增到123倍。其他如:吸菸、喝酒、梅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缺陷、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尖銳的蛀牙、破損的補綴物、製作不當的假牙與牙套......都是造成口腔癌的可能原因。

鄭局長強調,如果您有嚼食檳榔或抽菸的習慣,最好戒絕這些物質的使用。並請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來保障您的健康,檢查時間只要幾分鐘。凡是年滿30歲以鄉親提供每2年1次免費的口腔黏膜檢查服務,可至本縣3家醫院(署立澎湖醫院、三總澎湖分院、惠民醫院)、耳鼻喉科診所(黃冠榮、江明儒診所)、牙科診所(陳立堅、永勝、康健、何鴻明、怡富、周廉、陳凌鵬、大蘋果等診所)、通樑診所、澎南復健科診所、貼有免費口腔黏膜標示之診所,門診接受檢查,不需掛號且隨到隨看。

檳榔加菸酒 男性勞工易得口腔癌
聯合晚報
記者洪敬浤
2010.12.16 12:45 pm

勞工兄弟為了提神紓壓,常吃檳榔、抽菸加喝酒,不過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程稚盛統計,1992年迄今的口腔癌患者中,男性患者是女性的14倍,其中34.7%是營造、製造、運輸業相關的男性勞工。醫師建議,除了戒菸酒、檳榔,雇主要營造優良職場環境,並推動口腔癌篩檢。

程稚盛說,1992年迄今,台中榮總收治1027名18至65歲口腔癌患者,其中男女比例懸殊14比1,最常見患者職業別為建築工、水泥工、水電工與貨運司機等。醫師強調,9成以上患者都有5年以上的抽菸、喝酒與吃檳榔習慣,顯示長期接觸菸酒、檳榔與口腔癌有強烈相關性。

醫師表示,台灣每10萬人口腔癌死亡人數8人,如果是每10萬男性提高到14人,但不吃檳榔的鄰近日韓2國,每10萬人口腔癌死亡人數僅3人。

口腔癌高危險群 醫師籲篩檢
2010/12/16 15:52:43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16日電

台中榮總根據歷年來收治的口腔癌患者分析職業別發現,最常見的職業為建築水電水泥工、農夫及各類車種司機,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程稚盛今天提醒,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篩檢。

程稚盛指出,台中市1名50歲男子自16歲在夜市做攤販時就開始吃檳榔,4年前發現罹患口腔癌,手術治療後決定戒除檳榔,算算患者30年來已吃掉約新台幣500萬元的檳榔,患者自稱是勞財又傷身。

程稚盛表示,這次是以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歷年來收治的18到65歲的口腔癌病患1027人為分析對象,發現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4:1。

至於口腔癌患者的行業別中,程稚盛指出,以營造業、製造業、農業、批發零售業及運輸業為5大主要類別。依職業別區分,口腔癌病患中最為常見的職業為建築水電水泥工、農夫及各類車種司機。

程稚盛提醒,口腔癌前3名行業別都是收入低的勞工階層,為了填飽肚子常忽略自己的健康,導致平均就醫時間至少延誤3個月,由於口腔癌在男性惡性腫瘤中仍高居第4名,每年更有超過2000名口腔癌患者死亡,高危險群應定期進行口腔癌篩檢。

程稚盛表示,國民健康局已經提供30歲以上檳榔族及吸菸族2年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一旦口腔出現白斑、紅斑、腫塊、久治不癒的口腔潰瘍,甚至拔牙後傷口久不癒合,都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一定要立即就醫治療,避免延誤治療而造成遺憾。

30年吃500萬檳榔 罹口腔癌才知「花錢傷身」
2010年12月16日
蘋果即時

台中市一名50歲的顧先生,16歲起做夜市攤販,為提神開始吃檳榔,4年前發現口腔癌就醫,切除口腔癌後決定戒檳榔,仔細一算過去30年竟吃掉500萬元檳榔,自嘲「花錢又傷身」。

台中榮總1992年至今收治1027名口腔癌患者,男性與女性比為14:1,職業分析勞工佔34.7%,其中板模工佔17.83%,建築水泥工、水電工16.3%,種檳榔與水果者以14.02%,小吃、夜市攤販為主的批發零售業則以11.68%、運輸倉儲業中的卡車司機7.1%。

院方統計,口腔癌患者平均就醫時間延誤3個月以上,導致每年有超過2000人因口腔癌死亡,提醒民眾把握目前衛生署提供的口腔癌篩檢。

9成口腔癌 菸酒檳榔不離口
Upaper
記者洪敬浤
2010.12.17 11:27 am

台中榮總統計發現,男性勞工經常接觸檳榔、菸酒,罹患口腔癌機率大增。

為了提神紓壓,有人常常吃檳榔、抽菸加喝酒,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統計,近20年收治的口腔癌患者,男性勞工占34.7%,多數是營建工人、貨運司機,9成患者都長期接觸菸酒、檳榔。

50多歲顧先生從16歲開始吃檳榔、抽菸喝酒,4年前口腔有異狀,開刀6周後,從此戒除菸酒、檳榔。50多歲的陳先生同樣長期抽菸、喝酒、吃檳榔,診斷出口腔癌後,經多次手術,迄今仍在追蹤,不過每次回診,他仍未戒掉檳榔。

程稚盛說,1992年迄今,台中榮總收治1027名18至65歲口腔癌患者,男女比率懸殊,比例為14比1,其中34.7%是男性勞工,最常見的職業別是營建工人、貨運司機。

醫師強調,求診病人中,89%都有5年以上的抽菸、喝酒與吃檳榔,顯示長期接觸菸酒、檳榔,與口腔癌有強烈關連性。

程稚盛說,台灣每10萬人口腔癌死亡人數為8人,如果換成男性,每十萬死亡人數達14人,但不吃檳榔的日韓等鄰國,每10萬人口腔癌死亡人數只有3人。

對於常用菸酒、檳榔提神的人,醫師除了建議戒除外,雇主更要營造優良職場環境,並推動口腔癌篩檢,確保勞工健康。

免費口腔癌篩檢 掌握治療先機!
2010年12月03日
蘋果即時

口腔癌是10大癌症最年輕、也是成長速度最快的癌症。據國民健康局最新分析,近20年來發生率與死亡率分別增加4倍與2.3倍。男性口腔癌發生和死亡的中位年齡分別為52歲和55歲。口腔癌若早期(0-1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達76-80%,晚期(3-4期)則降至50%以下。但臨床僅21%是早期個案。

今年衛生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或抽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光是1至10月篩檢54萬人,發現癌症與癌前病變個1113人及1104人,0至1期的早期個案佔42%,是臨床個案的2倍,顯見篩檢功效。

守護鄉親健康 衛生局籲戒檳拒菸
記者子強報導
2010/12/05 14:00:00

口腔癌是台灣10大癌症中最年輕、也是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癌症,近20年來,其發生率與死亡率已分別增加4倍與2.3倍,衛生局呼籲鄉親遠離致病因子,以免健康遭受危害。

衛生局表示,每年都有眾多寶貴生命因為口腔癌而告別人世,死亡率和發生率分別為每10萬名男性18.1與43.1。另外,男性口腔癌發生和死亡的中位年齡分別為52歲和55歲,較其他常見癌症至少早10年,不僅造成青壯生命早逝,倖存者亦常須帶著破碎的面貌,繼續支撐一家生計,處境堪憐。

嚼檳榔是造成國人口腔癌的主要原因。男性口腔癌的死亡率和發生率較高的縣市,其青少年嚼檳榔率也較高。若嚼食率不下降,到下一代時,恐怕仍會繼續高居全國口腔癌死亡率的第1名,非常令人憂心!除了嚼檳榔外,吸菸亦是重要的原因。國人口腔癌發生個案中,可歸因於嚼檳榔的百分比為38%、歸因於吸菸為31%。為預防口腔癌的發生,民眾應戒除嚼檳榔、吸菸的不健康行為;此外,有嚼檳榔者應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除有助於提早發現口腔癌外,如在癌前病變時發現,經治療還可避免進展為癌症。

為防制青少年嚼檳榔,衛生署已結合教育部及其他部會,擬定青少年檳榔防制計畫,全面推動學校之拒檳宣導教育,並研發戒檳教戰手冊,協助學生戒檳;此外,亦從家庭和社區等環境著手,希望營造無檳榔的支持性環境,促使學生拒嚼檳榔。
 
嚼檳榔 吸菸 口腔癌最大元兇
2010/12/7
自由時報
王昶閔

口腔癌是我國10大癌症中成長最快的癌症,死亡率非常高,即便倖存,患者往往也需以「破碎的臉孔」度過餘生。根據最新研究,吸菸對口腔癌發生的「貢獻度」,和檳榔相比,其實不遑多讓,打破了一般人心中,口腔癌只與嚼檳榔有關的迷思。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一項尚未發表的研究顯示,國人口腔癌發生個案中,可歸因於嚼檳榔的為38%、歸因於吸菸的比例31%。

根據衛生署統計,近20年來,口腔癌發生率暴增為4倍,死亡率則倍增,每年有5000多人被診斷罹患口腔癌,並有2200多人死於口腔癌。

可怕的是,男性口腔癌的發生和死亡的中位年齡只有52歲和55歲,代表多數患者在發病後,短短幾年間就會死亡,且超過半數死亡年齡不到55歲,比其他常見癌症至少早10到20年。

雖然嚼食檳榔比例高的縣市,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也較高,但並非絕對。以彰化縣為例,該縣成年檳榔嚼食率15.8%,雖然只有台東縣30.6%的一半,但口腔癌發生率卻是全國第1位,每年每10萬人口中,有56.8人罹患口腔癌,死亡率也高居第3。

我國成年吸菸率男性35.4%、女性4.2%,國中生吸菸率男性10.3%、女性4.9%,高中男生吸菸率19.6%、女生9.1%;成年男性嚼檳榔率為14.6%,國中生為1.8%,高中職生為3.9%。

根據國健局統計,口腔癌死亡率高居全國前7名的縣市為台東縣、雲林縣、彰化縣、屏東縣、南投縣、高雄縣和嘉義縣;發生率前7名則是彰化縣、花蓮縣、雲林縣、高雄縣、南投縣、台東縣和嘉義市。

上述縣市往往也是嚼檳榔率較高的縣市,縣市別嚼檳率最高的5個縣市依序為台東縣、南投縣、花蓮縣、嘉義縣及屏東縣

過去研究顯示,嚼檳榔若加上有吸菸和飲酒習慣者,罹患口腔癌的機會暴增為一般人的123倍,因此衛生署將12月3日訂為檳榔防制日,提醒民眾重視檳榔與菸、酒的危害。

口腔癌榜上有名 十大癌症之一
發表時間:2010-12-06 13:55
記者:心弦 何昆懋 台北報導

根據衛生署統計,口腔癌是台灣國人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最快的癌症!尤其對男性威脅甚大,佔男性10大癌症死亡率的第4名。

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造成牙周病以及口腔病變之外,更嚴重的還會導致口腔癌,根據調查,88%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由於口腔癌青壯年患者居多,面對放療及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往往無法兼顧治療與工作,這些都是患者遲疑而延誤就醫的理由,以台北縣為例,現在只要一通電話就可解決您的困擾。

口腔癌已成為台灣國病之一,其實政府有補助30歲以上抽煙或嚼檳榔的男性,進行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篩檢,更呼籲高危險族群,一定要定期篩檢、及早發現、積極治療。

高縣癌篩出71人罹口腔癌 是去年3.7倍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即時報導
2010.12.10 08:56 pm

高雄縣至11月底,完成3萬2千4百多名嚼檳榔或吸菸等罹患口腔癌等疾病的高危險群篩檢,發現早期口腔癌個案高達71人,是2009年的3.7倍。縣衛生局呼籲,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應該持健保卡到轄區牙科或耳鼻喉診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可早期治療。

高雄縣衛生局癌症篩檢抽黃金禮券活動,8日由已由局長章順仁抽出兩位幸運得主邱孟誌與鄧玉瓊,分別獲得2000元等值禮券。中獎人請攜帶身分證及摸彩券存根聯至衛生局保健科領取,12月15日前還有一波抽中黃金及禮券的機會。

另高雄縣衛生局舉辦牙科、耳鼻喉及合格診所競賽活動,結果已出爐,獲獎診所分別鳳山林耳鼻喉科診所及燕巢民忠牙醫診所,分別可獲得6000元等值禮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