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廣告

搜尋此網誌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慢觀光.遊工廠:14+2間臺灣傳統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的深度尋訪

慢觀光.遊工廠:14+2間臺灣傳統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的深度尋訪

作者:好個文創
出版社:好個文創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1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723016
裝訂:平裝

旅行不是走馬看花,
慢觀光.遊工廠.學手作,
才是旅行的王道。
16間觀光工廠,
見學臺灣產業之美。

憑封面上的<慢遊籤>可享有9間觀光工廠提供的各種優惠。

  他們一輩子專心做好一件事:鉛筆、手工紙、燈籠、氣球、交趾陶、琉璃、還是紅磚......這些百聞難得一見的手藝,有的在傳統中漸漸式微;還好有觀光工廠,讓這感動的手藝一一再現,在我們慢遊觀光工廠之際,還能見學手作。

  這本兼具人文深度與旅遊資訊的圖文書,分為<學手作>、<遊工廠>、<慢觀光>3單元,精選16間觀光工廠。越了解,越感佩他們的專注與執著,一輩子專心做好一件事。

  所有我們以為是舊的、久遠的、傳統的,不曾物換星移,反而日新月異;於是我們慢觀光,遊工廠。

作者簡介

好個文創

  來自一女一子。
  一個寫字一個拍照。
  一個行銷一個後製。
  完整行銷、出版的文創經歷。

  各曾任職於福茂、奧美、誠品、國堡、花王的倆人,專攻文案、企劃、行銷、出版到後製的特殊包裝與印刷,本於天賦,也緣於專業的本事,敏於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好個一無是處卻獨具風格的好玩意兒,覺察到許多獨立的、新銳的、樸質的、保守的手創作品,常被熱鬧的花俏的喧囂給遮蓋住,或找不到市場定位、策略與品牌而消聲匿跡。

  於是,好個文創,因焉誕生。

  一手行銷,一手出版,為舊瓶新裝、個體戶擴張的手創業者,提供一個產品行銷與出版的文創平台。

  hugidea,是好個文創有限公司出版的第一個系列,以文字與攝影表達臺灣「手創美」的圖文書,首創本為《好個巧克力》。



學手作

玉兔鉛筆學校
廣興紙寮
光淙金工藝術館
茶山房肥皂文化體驗館
琉傳天下
山水米有機稻場
遊工廠,這些帶著一起走

遊工廠

金良興觀光磚廠
老樹根魔法木工坊
台灣氣球博物館
光遠燈籠觀光工廠
彪琥台灣鞋故事館
慢觀光,這裡也可以去

慢觀光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
大同醬油黑金釀造館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台灣滷味博物館
金車威士忌酒廠



我一向認為,檢驗文創的基本標準,是該創意的實現能否增進人類的生活品味,如果不親自體驗及觀察,會不經意的忽略了身邊的許多文創驚喜。《慢觀光.遊工廠》增加了我們的生活品味,不僅書中介紹的工廠是臺灣的文創驚喜,這本書自己就是是個文創大驚喜。--周行一 (政大財管系教授、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編委會召集人)

  正因為匠人執著且專一的態度,佐之以樸實紮實的工藝,在我們不留意不打擾,如同修行的歲月裡積累了未曾刻意塑造的可觀之處。這可觀之處不僅只於物件本身,也包括製作過程的工法,乃至於所在地方之靈秀。又因為我等不再耐煩電子聲光與速食速成,因而開始回頭思考過往單純緩慢生活的理想之處,進而發現在那歲月裡尋常且普遍的物件竟有著不尋常且深厚的藝品價值。這個價值在於,深山老林中竟有此福地洞天,紛來熙攘之外竟有此寧靜佳處;因而緩緩的理解「慢」的價值,開始懂得「觀光」之義不再僅止於留下到此一遊的身影。--許允斌(謙稱自己現為大陸民工,《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作者)

  《慢觀光.遊工廠》一書,讓我們在「慢」「遊」中玩出興味,發現創意,遇見臺灣產業之美。旅遊,不再是漫遊式的走馬看花,因為「慢」,我們看到深度;因為「遊」,我們感受真情。--zoza(部落客,在人生轉角處看見風景。)

  這本書你不只該看,更該跟著走!學習拋棄匆忙,隨達人用雙手拾回「慢」的能力,你會發現生命最美的剎那,就在他們身上,以及你的手下......。--買買氏(《棄業日記》作者)

  《慢觀光.遊工廠》全書內容分成<學手作>、<遊工廠>、<慢觀光>3個單元,這是我們當初選擇深度尋訪觀光工廠的重要指標,要具備豐富的DIY課程、開放的工廠製程,以及擁有得以散步慢遊的腹地,在這3項指標下選擇了16間觀光工廠,再依其最明顯的亮點,編入各單元之中,所以在<慢觀光>單元的觀光工廠,當然也具備手作課程與工廠參觀的條件,在<學手作>、<遊工廠>單元中的自然也有其他2項特色。

  另外,本書副標為<14+「2」間臺灣傳統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的深度尋訪>,這「2」間是白蘭氏健康博物館與金車威士忌酒廠,分別為外商與國內企業集團他們,其規模、組織、佔地令多屬於家族傳統產業的觀光工廠望其項背,而我們造訪的觀光工廠,幾乎都會提到白蘭氏健康博物館與金車威士忌酒廠,作為努力的目標。故而我們特以「+2」區隔。

  我們花很多時間來了解書中的每一間觀光工廠,親自參與手作課程,越了解,越感佩他們的專注與創新,書中絕大多數的工廠都是家族事業,一代傳承一代,而廠裡的師傅更是做了幾十年,以廠為家,他們一輩子就專心做好這一件事,握在手中的這支筆、一粒米、一塊磚乃至一雙鞋,要經過那麼多道手續,花費無窮的心力,才了解,一輩子專心做好一件事情的情操是偉大的。

  為了記憶這偉大的情操,我們透過文字與照片將其描繪下來成書,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讀者也能從這本書領略到「慢觀光.遊工廠.學手作」的快樂,透過我們的尋訪,透過我們的文字與照片,能夠呈現這16間產業獨特、絕無僅有的觀光工廠的風貌,表達對職人精神與專注的崇敬,見學增長,進而享受一場場相見的歡喜。

  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去感知實踐,否則有如隔靴搔癢,反而不解其味了。

140縣道上最美麗的曲線
山水米有機稻場
白飯是很奇妙的食物,
彷彿嚼之無味,
得藉由菜色與菜味來提點味道,
可是,即便滿漢全席,
沒有白飯就感覺沒吃飽,
煮壞的白飯硬是讓山珍海味失了顏色;
原來白飯才是帶有某種決定性的力量,
一碗美好的飯才擁有生命各種滋味。

時序一轉進三月,我們就一直期待天氣轉晴好參加「大家一起來插秧」活動,可惜,老天爺沒遂願,始終陰雨霏霏;這也啟示我們無論刮風下雨,農夫都照樣下田耕作。而提供這都市人擺脫叢林野獸,親近土地機會的「山水米有機稻場」,位在苗栗苑裡,從國道三號苑裡交流道下來順著線道140往下走,盡是綿綿相連的綠油油稻田,翩翩起舞的蝴蝶,鄉下氣氛的清新自然,彷彿有魔力,喚醒身體內沉睡的「活」細胞,緊繃不放的肩膀,頓時舒坦輕鬆了起來。

瞥見路旁有一幅美麗的曲線,而讓曲線活靈活現的自是這座由清水模與玻璃為主體建築的有機稻場,隱身在田中央,山水米碾米廠巨大高聳穀倉的後方,落地窗在陽光映照下,格外燦爛,閃閃發光,真不愧有漂浮在稻田裡的教室之美譽。

一早抵達,氣溫不到15度,冷颼颼,只見來自鶯歌國小四年級師生,躍躍欲試,赤腳走在田埂,雙腳在稻田中感受泥土的溫暖,竟然驅走身上的寒,逐漸暖活起來,好一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一方小田,七手八腳,在田裡很難走,稍不平衡,就可能摔得一身泥......但沒人介意下田會弄髒手腳,只見大家在農夫李信武的指導下,有樣學樣,將3株一叢的秧苗插入田泥中,手推一下,秧苗才插得住,才能順利立起,但也不能太淺,不然一陣細雨灑落,秧苗就會浮在田上,一切前功盡棄。但見大人小孩煞有介事,忙活了一小時,臉上洋溢是笑容與勞動過後的滿足,原來做農夫是這樣辛苦卻又踏實,粒粒皆辛苦,今日過後會更懂得珍惜。

路是人走出來的,田也是開墾出來的

因為有百分之百無汙染的大安溪日夜滋養在火炎山腳下的沖積扇平原,使得苑裡的水和空氣格外純淨,得以種植優質稻米,擁有西部最大有機稻田,以「鴨間稻」聲名遠播。

在稻米之鄉的山水米碾米廠中,24小時不停運轉的機器,將米的雜質、異物剔除,運用比重精選出良質米;每批稻米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還要實際煮飯,用標準動作散水氣和試吃,確保每批米的品質相同,是推出台灣第一款小包裝「米」的先驅,山水米,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與要求。

從收購一麻袋一麻袋的稻穀到碾米、賣米,到引進低溫保存白米設備、創立山水米品牌、首獲CAS國家標準驗證,全國第一家引進ISO國際品保認證,並榮獲行政院農委會有機米驗證、全國10大經典產銷班與10大好米殊榮、推動有機稻作,並獲得各大知名鮮食廠第一選擇的肯定採用,「山水米」粒粒......得來不易。

而當時和丈夫李東朝從台北回到只有相思林的苑裡鄉下廠房,住在用石綿瓦蓋的簡陋房子,總經理葉淑蕙回首這一萬多個日子就像南下列車鏗鏗前進,忽而俯瞰深谷,如臨深淵,忽而黑暗迎面衝來,不知未來,忽而黑洞又將他們還給白晝,豁然開朗,一連串過程有驚有喜,還有神秘、不安、挫折與挑戰,卻不見疲憊與退縮,因為他們深信「路是人走出來的,田也是開墾出來的。」

就這樣,在大自然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堅韌的意志洗去城市的嬌氣,把這對都市夫妻磨練得跟莊稼漢沒兩樣。有一年,葉淑蕙參加台北國際食品展,意外發現原來很多人都跟以前的她一樣,誤把秧苗當韭菜,每天吃米卻不知稻田長怎樣,當時已經當起有機稻米產銷班班長的她,悄悄在內心埋下一顆傳遞「米文化」的種子。

有機是一種生活態度、理念與文化

從糧商的角色到親自帶領農夫栽種有機米,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有機,不只是一種食材及資材,更是生活態度、理念與文化」,山水米將傳遞米文化的種子發芽,開出一朵充滿田野體驗的花,正是山水米有機稻場。

將農作與旅遊結合,「立體化」了稻米之鄉,透過三月農耕時期的「大家一起來插秧」、四月初的「趕鴨子上稼」、到七月「大家一起來收割」等活動,以及摘穀粒、搓稻穀,到米工廠裡參觀古早時代農夫們的傳統農具,加上各種DIY田園創意活動,完整的學手作、遊工廠、慢觀光,讓來自四面八方的都市人,深刻認識農業生活,不僅僅是表象的看見,更透過身體力行,生命彷彿飛往一個全新的境地,身體雖然因為勞動而疲憊,卻意外的安頓心靈,創造出一種心靈狀態的休憩,是有機稻場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

至於甚受歡迎,一年依照稻田時節不定期舉辦的「趕鴨子上稼」,大小朋友可以抱著小合鴨放進稻田裡,了解農夫們是如何透過小鴨子的幫忙,不施加肥料也能種出優質有機米來,這種「稻鴨共生」的有機農法,就是算好插秧時間後,將小合鴨放入沒有噴灑農藥的水田裡,蟲害多,剛好就是合鴨的美食,合鴨長大後也可販賣增加農民收入,一舉數得;山水米有機產銷班的農夫們利用這種方法生產有機米已經十多年,「鴨間稻」就是他們自創的獨特品牌。

就在這裡,從玩中作,體現有機是一種生活態度;畢竟台灣目前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0%,耕種面積越來越小,珍惜食物,好好吃飯,成為現代人必修的重要學分。

風調雨順,稻米豐收

參加插秧之前,要先到山水米工廠旁邊的土地公拜拜,祈求上蒼保佑五穀豐收,插秧與土地公又有何干?這就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人力無法預測與掌握的,在敬天謝地之間,保存謙卑與感恩的心。

我們來有機稻場兩趟,第一趟聆聽熱愛攝影的總經理葉淑蕙娓娓道來他們創業歷程,以及農學理念,那天晴空朗朗,總經理還給我們看她一早特別開了兩個多小時車程去拍大安溪源頭的照片,正所謂「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飲水要思源。

另一趟則採訪年度重頭戲的「大家一起來插秧」,這日細雨綿綿,似乎有點掃興,殊不知俗諺有云:「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春分這天如果下雨,就表示秋季會豐收,農人們只要在春分日忙種麥子和插秧,就可以期待秋天的豐收喔!原來下雨要比晴天更適合插秧,稻作也因有雨水的滋潤,會更容易生長-而我們卻一心一意只想出現大太陽,因為陽光普照,拍出來的照片比較漂亮,真是術業有專攻,農人的心與攝影師的心大大不同,但求好的心,卻是一樣的。

祈願今年風調雨順,車子駛離有機稻場,千萬隻綠色秧苗小手在稻田裡隨風起舞,彷彿預告這會是一個稻米豐收的好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