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廣告

搜尋此網誌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少女的祈禱》波蘭女作曲家Tekla von Bądarzewska-Baranowska

《少女的祈禱》波蘭女作曲家Tekla von Bądarzewska-Baranowska

其實「少女的祈禱」作者從未接受過任何正式的音樂教育

穿梭於台灣大街小巷的垃圾車,是台灣的在地特色之一,世界上少有人追逐垃圾車的景象,大都是定點定位做垃圾的集中處理,先進國家甚至家家戶戶配有管線,直接可把家中廚餘等垃圾直接送至處理廠,但這樣子的垃圾收放方式,某種程度上,也是反映著台灣人民充滿熱情的可愛性格。

而我們的環保局選用的兩首倒垃圾提醒用樂──古典鋼琴作品貝多芬的《給愛麗絲》和芭拉諾夫斯卡(Tekla von Bądarzewska-Baranowska,1834~1861)的《少女的祈禱》(Modlitwa dziewicy)可說是台灣民眾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段旋律的音樂作品,甚至大老遠聽到音樂,可能就已經起身抓著垃圾準備向外跑。去年初,台灣這種「音樂垃圾車」的概念還成為國際媒體的報導題材。

《少女的祈禱》是波蘭女作曲家芭拉諾夫斯卡最廣為人知的一首作品,創作於1856年,最先開始在波蘭出版,最終的補充完整版於1859年在《巴黎音樂公報評論》(Paris Revue et Gazette Musicale)發表,接著便廣泛於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澳洲和美國等國出版,除了原始的鋼琴獨奏版本,也有眾多改編版本出現,包括4手或8手聯彈、其他器樂改編版,甚至是人聲版本都有,受大眾喜愛與流行的程度可見一斑。嚴格說起來,《少女的祈禱》的藝術價值並不高,在19世紀沙龍音樂盛行時期,芭拉諾夫斯卡也寫了許多類似風格的作品,卻都不及這首知名,也更加顯現出《少女的祈禱》的特別、可親之處。

在流行音樂界有這樣子的概念:一個人一輩子只要能寫出一首賣座的好歌,勝過寫出幾千、幾百首「還可以」的歌。

有趣的是,芭拉諾夫斯卡從未接受過任何正式的音樂教育,寫曲子只是業餘的興趣,能夠創作出這樣一首廣為流傳又雅俗共賞的作品,也算是此生無憾了吧!芭拉諾夫斯卡的其他作品尚有《少女的二次祈禱》(Seconde prière d'une vierge)、《應驗的祈禱》(Prière exaucée)、《記憶小屋》(Wspomnienie chatki)、《甜蜜的夢》(Słodkie marzenia)、《關於友情的記憶》(Pamiątka przyjaźni)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